高考志愿填报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,高考志愿对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有重要影响。而现在很多考生没有足够的时间、精力去了解大学、专业以及报考制度。那么如何填报志愿?了解报考误区,学会如何挑大学选专业,做科学、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。
误区一、要等到高考出分以后再考虑报志愿
很多考生、家长甚至学校老师都认为高考志愿要在出分以后考虑较合适。殊不知现在高招政策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招生规则相对复杂,短短几天时间要收集分析大量信息,弄懂录取规则,报好志愿实属不易!

高考有看得见的失败和看不见的失败。看得见的失败是孩子没有考好,成绩不理想,或者是高考志愿没有报好,高分落榜;看不见的失败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大学、专业,严重影响考生职业发展。
误区三、按自己的想法找到成绩适合的大学、专业即可如果选择方向有误区,再多工作也白做!
误区四、信息误导,以偏概全
一些家长从同事、同学、朋友、往届家长盲听盲信,认为读职业学校没面子,把这类学校在填报志愿时打入“冷宫”。

对想报考的专业了解不够透彻,导致考生家长视野狭窄,影响其选择。
误区六、平行志愿风险减少,不会没学上
家长盲目认为平行志愿风险少,忽视录取规则,不知道平行志愿模式下的“暗礁险滩”。平行志愿实行“分数优先、遵循志愿、一轮投档”,“一轮投档”原则会让许多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造成失误。考生被平行志愿中的任一高校提档,如果因身体因素、单科成绩达不到该校的录取要求,就会被该校退档,造成考生本批次落榜,很可能掉到下一批次。
平行志愿间院校志愿梯度拉不开,可能造成几所高校同时落选,不被提档考生本批次院校全部踏空没学上。考生过多选择热门专业且不服从调剂,高分照样有可能落榜!
误区七、一分不浪费才是好志愿
而高校录取因为实行“分数优先”原则,考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挨个挑学校选专业,这样会造成录取分数的集中化,也即是扁平化。这样就降低了踩线同时进名校和热门专业的可能性,增加了考生挑大学、选专业的难度。

试想如果考生家长按不成熟的想法,花费大量时间精力,即使通过高考进入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学、专业,等到大三、大四的时候,也会发现当初的选择存在误区,空留遗憾!陕西新华电脑软件学校开设15大专业,与市场无缝接轨,开心学习,保障就业。